第三世紀時的殉道聖人西彼廉主教

 

教宗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為信眾介紹了第三世紀時迦太基教會的西彼廉(Cyprian)主教。這位非洲的第一位殉道聖人生前所最注重的是教會的團結合一,對那些因害怕反基督的迫害而在起初背棄信仰的人,他也懷著同情心來接納他們。

教會是至一的,它在教宗的職位下團結。誰遠離教會就不能期望屬於教會的一分子。寬恕那些曾背棄教會但再次要求重回教會的人,是基督信徒出自心靈的卓越舉動。這便是非洲迦太基的主教西彼廉主教的牧民風格。

教宗向三萬名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聆聽他講話的信眾介紹西彼廉主教說:西彼廉「誕生在迦太基一個富裕的外教家庭,他度過了一段年輕人的放蕩生活後,於三十五歲時皈依基督信仰。」他很快做了迦太基的主教,但不久在嚴酷的教難中殉道,離他領洗入教只有十三年的時間。教宗告訴信眾,西彼廉不是一位神學家,而是一位牧者。他在當地教會經歷了羅馬皇帝發動的殘酷教難的折磨後,英勇地將教會的規律重新帶回基督信友團體中。教宗說:「在教難的考驗下,許多信友背棄了信仰,或是態度不正當。他們就是所謂的『失足者』(lapsi),他們熱切希望重新回到教會中。」應否該接納這些「失足者」,這個問題令迦太基教會分裂成兩派,一是願意寬恕他們的寬容派,一是不肯寬恕他們的嚴格派。更有甚者,當地又發生了嚴重的瘟疫,而迦太基的主教和羅馬主教間又因異端基督信徒的洗禮是否有效而爭議。

教宗說,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西彼廉展示了他治理教會的天賦。對那些「失足者,」他態度嚴厲卻不是沒有彈性,允許他們在誠心懺悔後有獲得寬恕的可能;面對羅馬,他維護非洲教會的良好傳統;他充滿人性和福音精神,在瘟疫時期鼓勵信友協助外教人;他知道以適當的方式來提醒信友們,真正的生命和財富不在這個世界上;他堅毅不撓地與壞風俗及罪惡戰鬥。西彼廉雖然與羅馬教會有爭議,卻一直清楚的指示人們,與教宗合一是屬於教會的最重要聯繫。教宗說:「他將教會分為可見的、聖統的教會,和無形的奧秘的教會。但他大力強調教會只有一個,建立在伯多祿上。他不厭其煩地再三重複:誰若離開教會建立於其上的伯多祿宗座而仍以為自己繼續留在教會中的,便是幻想。……只有一位天主,一位基督。」西彼廉警告說:「基督的教會只有一個,只有一個信德,一個基督子民,他們在和諧中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原是一體的,決不能分開。」

教宗也談到聖西彼廉在祈禱方面的卓越教導。教宗最喜愛他所寫的《天主經》,在這本書中,西彼廉教導我們,祈禱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其他的人,因為我們在念天主經時,不說:我的天父,而是說:我們的天父。教宗指出,西彼廉的祈禱正符合神學和靈修傳統,以心靈為祈禱的最好的場所。因為,聖經和教父們都以心靈為人的最隱秘處,是天主居住的地方。這裡是天主與人相會、向人說話,以及人聆聽天主的地方。而在心靈中聆聽天主的話,是我們所非常需要的。教宗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全體驗到天主是我們的父親,教會是我們的母親。


選自梵蒂岡電台